
9月27日下午,在建校85周年之际,“北理工竞技体育40年”——高水平运动队建队四十年纪念暨校友返校活动在中关村校区体育馆举行。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我校校友杨海滨,学校原常务副校长杨宾,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李振键,北京体育大学原校长池建教授,学校足球队功勋教练金志扬教授,北京大学体教融合研究院院长刘伟教授,北京体育大学毕仲春教授,体育部主任赵汐、直属党支部书记陈军,体育部老领导代表、退休教师代表,40年来培养的高水平运动队校友代表100余人,以及体育部全体师生参加本次活动。

李振键致欢迎辞。首先他代表学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校长姜澜院士对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教练员、运动员和校友们表示欢迎和感谢,并简要回顾了四十年来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历程。他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不断完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希望广大校友常回家看看,持续为母校发展汇聚力量,为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大的北理工力量。


赵汐介绍了学校竞技体育四十年发展情况和建设成果,并对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进展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划进行说明。教练员代表张月霜、姚义和运动员校友代表郝建华、杨阳和李旭分别发言,他们回顾在学校和运动队的工作和学习经历,结合自身感受,表达了对学校培养的感谢和对学校85周年校庆的祝福。

活动同期举办了“破界·协同·提质”——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战略定位、资源衔接与人才培养论坛。杨海滨、池建、金志扬、刘伟、毕仲春等专家,就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战略定位、竞技体育人才系统协同培养体系和新时代“体教融合”模式改革进行探讨和分享。


为表彰对北理工竞技体育四十年做出卓越贡献的运动员校友和老师,校体育运动委员会设立了“京工砺鹰”运动员奖和“杰出贡献奖”,经评委会评审,郝建华、杨阳、宁潇涵、马楠、宋飞、李佳绪、韩光徽、李旭等8位高水平运动队校友获得了“京工砺鹰”运动员奖,金志扬教授荣获了“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上,杨海滨和杨宾为8位获奖运动员校友颁发了京工砺鹰”运动员奖,李振键为金志扬教授颁发“杰出贡献奖”。

在本次校友返校活动中,体育部牵头搭建平台,北京美艺术恒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旭龙、中国人寿体育运动保险王健云和北京奥舞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李志斌等校友企业成立校友体育产业推介互促联盟,聚焦凝聚校友力量和校友资源精准链接,推动体育产业资源共享与产教融合,助力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发展,为北理工竞技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增强校友情谊与传承体育精神的同时,也为体育专业建设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改革发展凝聚了共识与力量。未来学校将深化体教融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完善“以自主培养为根基、以科学训练为手段、以协同育人为路径、以学训兼优为目标”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